### 1. 外派培训概念及意义
外派培训是企业将员工派送到不同地域或国家,参与各种学习课程的一种形式。它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拓宽知识视野,并增强其跨文化交流与团队协作的能力。此举不仅有利于员工的个人成长与提升,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了诸多益处,如增强员工与企业的联系和忠诚度,提高员工满意度及工作效率等。
### 2. 外派培训的种类与目标
外派培训可以分为短期与长期两种形式。短期培训通常持续数周至数月,旨在快速提升员工的新技能或加深对企业文化的理解。而长期培训则可能持续一年或更久,包含语言学习、文化交流及专业技能训练等内容。不论是哪种形式,其*目标都是为了提高员工的综合素养与竞争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 3. 外派培训的重要性与影响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外派培训已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为企业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的专业人才,还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适应能力。对于员工而言,外派培训为他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与成长机会,有助于他们在职业生涯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 二、外派培训名词解释、特点及优缺点详解
### 1. 外派人员的定义与类型
外派人员指的是由母公司委派,在东道国工作的母国公民和第三国国民,也包括在母公司工作的外国公民。他们是伴随着新的组织结构形式如无边界组织、跨国公司、多国公司等而产生的新型员工。
### 2. 外派前的文化敏感性培训
目前对外派人员的培训主要集中在文化敏感性培训上,如他国文化简介、角色扮演及文化理解等。但随着人力资源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传统的培训方式已无法满足外派人员的需求,现有的进展包括针对所在国的现实培训、全球性心智模式培训及多媒体/基于互联网的培训。
### 3. 所在国的现实培训的重要性
许多企业认为外派前的跨文化培训已足够应对海外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但事实上,外派人员到达东道国后进行的跨文化培训往往更为重要和有效。这是因为他们可能遇到之前未涉及到的跨文化中的“灰色领域”或突发事件,需要更多的教育和培训来妥善处理。
### 4. 传统集体培训与现实个体培训的对比
传统集体培训是将外派人员聚集在一起,提供更为具体和深入的东道国文化知识。这种方式的缺陷在于所有外派人员接受相同的内容,可能无法满足某些人面临的特定跨文化问题。现实个体培训应运而生,它通过外部咨询人员为外派人员提供恰当的处理策略,满足他们的具体需求。
### 5. 现实个体培训的特点与优势
现实个体培训高度个性化且任务导向性强,主要关注解决外派人员所面临的具问题。它还具有保密性,尤其适用于高层管理者的个人发展。与传统集体培训相比,现实个体培训更具互补性,可帮助公司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并节约成本。
### 6. 全球性心智模式培训及其他培训方式
全球性心智模式培训旨在拓宽个体的思路,使其形成包容全世界的心理图式。回派人员经验的应用也是重要的培训方式之一。通过回派人员的经验分享,公司可以形成“全球性思考,本地行动”的企业文化。对于那些未出国工作的员工,短期实地实习是一种有效的全球性心智模式培养途径。
实地实习的核心在于将员工置于本国亚文化圈中一段时间,以促进员工适应并学习当地的文化和行为方式。这种实习时间应适中,既保证员工充分体验当地文化,又不损失宝贵的工作时间。通常可设计为期一周的跨文化实地实习方案。此方法模拟真实环境,使员工在某种程度上“沉浸于国外文化”,并需整合不同的社会系统和功能,处理文化多样性,从而培养全球领导技能,如减少偏见、拓宽视野和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与其他管理工具相比,评价中心技术虽然时间长、费用高,但其优势在于除了传统的人员选拔、员工培训和职业生涯规划外,还能为管理者提供海外派遣的态度信息、塑造企业全球导向的文化氛围和形成员工的全球性心智模式。近年来,专门用于国际商业派遣的评价中心技术逐渐受到关注。
多文化间评价中心(Intercultural Assessment Center,简称IAC)便是其中之一,它通过跨文化角色扮演、案例研究、小组讨论和国际谈判模拟等方法,评估候选人的多文化胜任能力,如不确定的容忍度、目标导向、交际能力和元沟通技能等。目前,一些欧洲跨国公司已经开始采用这种评价中心方法作为跨国管理项目的一部分。
参与评价中心的候选人会收到关于自身国际派遣优势和缺点的详细反馈。基于这些反馈,人力资源部门会制定具体的培训项目以满足管理者的需求。候选人需参加为期18个月的管理培训项目,包括跨文化沟通、自我意识培训和国外项目分配等。培训后,他们会再次参与国际评价中心以评估学习效果,优胜者将被指定为海外公司的重要候选人。这种周期性的评价中心技术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全球视角,随着越来越多的管理者参与,企业的国际导向文化逐渐形成。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和计算机的应用使学习更加便捷,教育软件也应运而生,帮助提高学习效果。在外派员工培训中,多媒体软件和基于互联网的培训被广泛应用。其中,“衔接文化”软件和“文化指南”软件是较为*的两种。
衔接文化软件主要为旅行或居住海外的人设计,适用于自我培训。每个外派项目中都有个体独立的学习路径,并附有学习模型。个体可以通过光盘或同时使用说明书和光盘进行学习。该软件介绍重要概念,并提供相关概念的自我评估测试,给予反馈,对处理个人适应、跨文化调整和价值观差异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指南软件则是根据各国风俗习惯设计的互动式学习工具,对商业旅行者和外派人员在处理不同文化的国家时的互动培训具有指导作用。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越来越多的咨询公司通过网络推销产品,如问卷、信息和其他服务。外派人员自我建立的主页也成为获取外派信息资源的宝贵平台。
关于企业培训的外派培训部分,企业需要关注外派培训员工的学习效果和企业要求是否匹配,以及员工在培训后是否完成约定的服务期。为规避风险,企业应建立相关规章制度和培训协议,约定企业和员工在培训中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依法订立劳动合同、养成良好的培训管理习惯、明确培训后的用人规定并建立考核监督跟踪机制同样重要。这样不仅能为企业发展注入动力,还能有效规避培训风险。
转载:http://www.nlypx.com/zixun_detail/234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