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描述INTRODUCTION
日程安排SCHEDULE
课程大纲Syllabus
导师制管理课程
【课程背景】
随着企业人才发展需求的升级,导师制已成为人才梯队建设与知识传承的核心工具。然而内部导师普遍存在角色认知模糊、辅导技巧缺失、IDP执行断层等问题,导致项目效果难以落地。
本课程聚焦「测评数据解读-IDP协同设计-过程辅导跟踪」全链路,帮助导师建立科学辅导体系,实现人才成长与组织战略的双向对齐。
【课程收益】
角色转型:从业务专家转型为发展教练,掌握测评工具与IDP联动的核心逻辑
工具赋能:运用测评工具(如DISC/盖洛普等)精准识别学员特质,制定个性化辅导策略
流程闭环:基于IDP设计「目标拆解-行为干预-结果复盘」的标准化辅导路径
组织协同:构建「导师-学员-HR」三方协作机制,提升项目执行成功率
【课程特色】
需求诊断:课前充分沟通,确定培训的需求定位和要求,并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
定制课程:结合需求对象的工作场景,设计到培训的过程中
模拟演练: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用方法和工具,指导进行现场演练
工具落地:方法和工具全程使用,既有理论,还有实践,案例丰富,工作实操性强
【课程对象】
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人力资源从业人员等
【课程大纲】
一、导师角色重塑与基础能力构建
1、导师制价值认知与角色定位
(1)企业导师制失败案例解析(80%问题出在角色错位)
(2)导师四重角色模型
测评解码者(DISC/盖洛普等工具应用场景)
IDP共创者(基于岗位胜任力模型拆解发展目标)
过程督导者(关键节点里程碑管理技巧)
资源链接者(跨部门资源协调策略)
2、基于测评数据的学员画像分析
(1)四类学员特质识别(主导型/社交型/协作型/思考型)及辅导策略差异
案例:高支配型学员的「目标激励法」与高耐心型学员的「阶梯式反馈法」
(2)测评数据与IDP的联动逻辑
从*性格维度推导沟通风格适配方案
通过职业锚测评锁定学员发展意愿
3、IDP制定与目标对齐技术
(1)IDP设计三原则
SMART原则(目标可量化)
721法则(70%实践+20反馈+10%培训)
双轨制路径(业务目标与能力提升并行)
(2)模拟演练:将岗位胜任力模型转化为阶段性IDP指标
二、过程辅导技术与项目落地保障
1、教练式辅导工具箱
(1)GROW模型在IDP执行中的应用
目标澄清(G):通过「未来画面法」激发学员内驱力
现状分析(R):运用「数据仪表盘」量化能力差距
方案共创(O):IDP目标拆解为可执行的3-5个关键动作
行动承诺(W):建立「周计划-日跟进」的微习惯体系
(2)四类反馈技术
SBI模型(行为-影响-期望反馈法)
正向激励的「三明治法则」
纠偏辅导的「红绿灯法则」
2、风险预警与资源整合
(1)过程管理三张表
《IDP进度跟踪表》(可视化目标完成度)
《辅导沟通记录表》(结构化记录关键对话)
《资源需求清单》(识别学员所需的培训/实践机会)
(2)典型问题应对
当学员IDP进度滞后时的「三级干预机制」
跨部门资源协调的「利益交换法」
3、导师能量管理与组织支持
(1)导师激励双引擎:
物质激励(导师积分制/晋升加分项)
精神激励(荣誉勋章/案例库署名权)
(2)组织保障体系设计:
导师资源池建设(分级认证与知识共享机制)
HRBP协同机制(定期复盘会与资源调度)
导师制管理课程
转载:http://www.nlypx.com/gkk_detail/321591.html
已开课时间Have start time
- 张子斌
人才管理内训
- 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张媛
- 人才盘点的战略定位及业务赋 张子斌
- 人才储备与人才梯队建设技巧 朱会友
- 核心人才保留和激励 张媛
- 基于测评与IDP的导师制落 张子斌
- AI版从战略解码到关键人才 李文莉
- 从岗位画像到试用期评估的系 张子斌
- 人才测评与优势识别-打造高 张媛
- 人才胜战:AI视角下的人才 胡军令
- 核心人才的管理、激励与留用 彭荣模
- 业务经理的人才培养课 张媛
- 识人辨人之高效识别人才 宋佳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