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企业架构,可简要概括为三个方面:业务与IT的现状及建模,以及二者的匹配。具体来说,业务方面重点在于流程和数据,IT方面则聚焦于应用和技术。几乎所有企业架构都涵盖这三大核心要素,只是在框架中增加了企业愿景、业务目标驱动和实施策略与计划。在企业架构建模和分析时,需围绕这三个方面进行深入考虑。
不论是Zachman、TOGAF、FEAF还是DoDAF等,都是业界实践后提炼出的标准方法论,它们基本围绕上述几个要点展开。其中,TOGAF更偏向于标准企业架构描述,FEAF强调PRM和SRM服务组件模型,而DoDAF更偏重于技术建模和实现。在进行顶层企业架构设计时,建议采用TOGAF方法论为指导,在具体到单个业务域或系统时,再转向更技术化的建模方法如DoDAF。重要的是在顶层设计时要避免过多引入技术层面的建模方法,而应追求让企业架构成果易于企业内客户理解。
任何方法论都是全面而广泛的,涵盖企业架构的各个方面,但在实际的企业架构实践中,并不需要覆盖所有的活动和输出工件。在进行架构实践或输出工件时,必须考虑其必要性和价值,确保其属于前述的三个方面的内容。任何工作都不应为了满足方法论要求而输出,而应深入理解其内在逻辑和脉络。在企业架构实施过程中,根据企业现状和业务目标进行裁剪至关重要,这包括优化改进和新增内容。
当前的企业架构标准和框架尚未真正实现与云计算和SOA思想的融合。虽然这些框架中体现了这些思想,但如何整体融合仍缺乏明确说明。在企业架构实践中,必须考虑SOA思想和云化思路,这在新规划阶段尤为重要。这种融入不是对传统框架的否定,而是对其的补充和完善。应注意不要简单地将传统企业架构组件与云和SOA组件进行映射,而是要考虑它们之间的融入关系。
企业管理模式核心内容主要包括战略决策管理、组织结构管理、流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以及企业文化与价值观管理等方面。这些方面的有效管理和协同作用是企业取得成功的关键。企业体系是一个涵盖战略、组织、运营、人才和文化等多个方面的综合系统,这些组成部分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企业的整体架构,确保企业在竞争中稳健发展。
转载:http://www.nlypx.com/zixun_detail/176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