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自我、对象、环境、目标这四个要素构成决策思维空间。同时,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定势那就是:我们每个人在思考的时候都有自己的思考习惯。每个人由于主客观原因的不同,其出发点也大为不同。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做任何一个成功的决策,并不是单一的角度性思维,而是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也就是说,现实中一个可操作的决策,往往既是保守的,又是竞争的、同时是投机的,还是理想的。
对于创造性思维,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创造性思维既是心智的较量,又是创造性利用一切客观因素的比较,是认识、意志、思维等多种心理机能综合的产物。创造性思维的实质在于把握客观事物的特点,分清客观事物的优势与劣势、长处与短处、施计用策、实现主体活动的控制与优化。因此,领导者在进行创造性思维时,首先要把这种思维建立在对方的失误,认识偏差、心理错觉、缺陷的基础上,是利用对方处于劣势之时。
*领导力培训专家彭杰老师认为,在现实生活中,领导者思考问题,采取行动,都会遇到这样那样因素的干扰,这些因素有的是来自竞争对手,有的是来自环境的不适应或突然变更环境下的心理不安。有的领导者不能独立地、专心地做出判断,或者为人所利用、围着他人转;或者因环境而心浮气躁,做出错误决策。特别是现在很多领导人都有"智囊团"为他们献计献策,然而,在对待某一问题上,"智囊团"成员不可能意见一致,有支持的,有反对的,也有持保留意见的,有的领导者往往被这各种各样的声音撞击得不知所措,给事业带来损失,给自己带来不幸。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思维过程的创造性,一个是思维结果的创造性。思维过程的创造性,是指思考方法的独特性,即不能按照一般的常规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而是别出心裁地独辟蹊径,一反常规地去思考问题。这样的思维过程,通常无法在已有的逻辑体系中获得合理的解释,它所借助的方法往往带有偶然性,比如天马行空似的想象、飘然而至的灵感和顿悟、无法证明的直觉,等等。思维结果的创造性,是指指经过思维而形成的对于客体的认识是过去所没有的、且被实践证明是符合实际的真理。这两个方面一般是统一不可分割的,没有思维过程的创造性,基本上不会产生具有非凡创造性的思维成果来。
在了解什么是思维过程的创造性,思维结果的创造性的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探讨对于领导者将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首先我们应该明白:进行创造性思维是一件非常艰辛而富于智慧的工作。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不仅仅要进行必要的知识储备和思维训练外,开阔思维的视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思维的视野一定要深远、宽广,要注意从多个角度、层次来考虑问题,尤其要重视想象式思维。在想象中抓住思想的火花,你就可能会形成真正创造性的思维,从而提升自己的领导力。
转载:http://www.nlypx.com/zixun_detail/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