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旅游景区员工培训内容概述
在旅游景区中,员工培训是提升服务质量的关键环节。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服务态度、服务技巧、职业道德与素养以及安全与应急处理等方面的培训。员工需要展现出热情礼貌的服务态度,关注游客需求,耐心细致地提供服务。员工需要学会如何引导游客、传达景区注意事项以及处理游客投诉和纠纷的技巧。员工还需要树立廉洁奉公、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保守游客信息和知识产权,以礼貌待客、尊重游客的职业素养为游客服务。员工还需增强安全意识,学会应对突发状况的应急处理技巧,如火灾、地震等紧急情况下的逃生和救援方法。
二、旅游景区的全面培训策略
上海诺狮旅游营销策划机构的李也老师指出,对新入职员工进行全方位的培训至关重要。从集团总经理到各部门都需要将新员工培训工作视为首要任务。培训的主要目的是发扬优良、改变不足、增强素养、提高技能,缩短与同行差距,营造具有个性的景区发展文化。李也老师强调,要做好常规培训、专业技能培训、员工素质培训以及员工价值培训等几个方面的工作,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内容的调整和分析。
三、景区营销的核心任务
景区营销是提升景区价值、吸引人气和集聚财气的关键。在景区开发过程中,需要打造一个旅游吸引核,基于市场调研和周边资源调研数据,以大众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创造市场。景区营销需要掌握一般营销的知识,同时熟悉旅游市场、旅游者、旅游消费的特点。在景区开发运营与营销方面,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掌握高质量的旅游资源、景区定位、项目定位、景区运营筹备等。其中,景区运营是景区后续发展的根基保障,主要包括景区环卫、景区安保、内部经营管理、票务管理、游客服务中心管理以及地方关系处理等。
营销是景区发展的生命线,其分为内营销与外营销两大块。内营销即景区运营服务,优质的景区服务水平是营销的根基。内营销做得出色,景区才能稳步发展;若内营销不足,即便外营销再出色,景区也难以长久。外营销则包含渠道建设、广告宣传及活动策划等。营销的主要目的是利用一切资源让市场了解并爱上我们的产品——景区。
传统的景区营销通常是在景区建成开业后才开始,但我个人认为真正的营销应该贯穿景区开发的整个过程。从景区开发初期就启动营销工作至关重要。
景区的开发建设主要是为了盈利,而盈利需要市场需求。过去很多景区的开发建设基于市场调研,但也有不少景区依据投资商或领导的个人喜好进行建设。这样的产品推向市场时可能会面临一些问题,如不符合市场需求或不被市场接受。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在景区的开发建设中引入市场导向,确保景区个性化并突出市场导向化。在建设过程中就开始具体的自我营销工作,等到景区开业时,建设的营销积累将带来理想的客源基础。
常规的营销包括线上和线下两个方面。线上营销利用网络资源构建线上渠道和宣传渠道,与各大旅游B2B、B2C网站的合作必不可少。我们可以考虑增加合作对象来提高效率,避免无用功的浪费。线下营销则利用一切资源打通传统渠道(如旅行社),通过市场反馈制定最有效的活动宣传方案,整合资源,开辟新的旅游渠道,最终向景区直销体系靠拢,减少对各类渠道的过度依赖。
随着自驾游市场的兴起,我们不能过度依赖旅行社渠道,但要充分利用其资源扩大市场影响力。新时代的景区营销需要突破传统,注重创新,抓住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优秀的营销手段可以激活沉寂的市场,挽救垂暮的景区产品。
在景区宣传过程中,我们不仅宣传产品本身,还要结合相关事件和活动同步宣传,展现出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景区产品,并为市场提供来访的理由,构建旅游吸引核。品牌营销则是通过创立品牌、实施品牌策略,运用品牌优势来提高企业竞争力,获得经济效益。在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中,品牌是景区的核心竞争力,好的品牌是旅游景区的无形资产,能树立良好形象并保障市场不断扩张。
体验营销是体验经济驱动下的全新营销模式,满足消费者体验消费的需求。旅游景区产品本质上是一种体验设计,包括从计划访问景区到旅行计划,再到访问过程以及旅途活动,最终形成整体旅游感受。景区内的工作人员通过声音、图像等媒介为游客营造氛围和情景,让游客沉浸其中,创造一系列难忘的经历。
事件营销是通过运作公关事件迅速提高企业及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旅游景区产品的事件营销是指有计划地策划、组织、举办和利用具有新闻价值的内外部事件进行营销组合,运用新闻公关进行正面宣传,吸引现实和潜在消费者的注意和兴趣。旅游景区可以借助社会生活中的良性事件作为载体进行营销,策划相关旅游项目和活动吸引旅游者。
整合营销传播(IMC)是一种强调整合带来附加价值的营销传播理念。在旅游行业,IMC的核心思想是对旅游者的客户关系管理,以“旅游者想要什么”为中心,要求不同部门、不同人员从各自角度与顾客沟通时保持统一口径、品牌个性、顾客利益点和销售创意。旅游景区产品的整合营销关系到多个利益相关者,需要密切、有机地传播活动,了解并反映他们的需求到企业经营战略中。为此需要决定各种传播手段和方法的优先次序,有效地整合诸多企业传播活动。最终通过协调、高效运用传播手段为旅游景区创建知名品牌和吸引力。
借鉴营销理念,网络营销被视作个人或组织通过互联网创造、提供并交换有价值产品以满足自身需求和欲望的一种社会活动管理过程。它也被称为电子商务,基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以高效率、低成本进行商品交换的商务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极大便利了营销渠道的拓展,尤其在旅游景区产品营销中的应用,展现出新颖且积极的尝试。
由于旅游产品信息的透明性和不对称性,以及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消费决策主要依赖于信息。信息技术对旅游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旅游供给方面,特别是旅游景区产品的销售体系。信息技术的介入丰富了供给双方的选择媒介,提高了信息传输的效率和准确性,降低了信息传输成本。它涵盖通过网络发布和交流旅游基本信息和旅游商务信息,进行旅游宣传促销和售前售后服务;通过网络查询、预订旅游产品并进行支付。旅游景区借助网络营销可以节约营销成本,提高营销效率,适应市场变化并调整产品和价格;直接与顾客接触以避免假冒品牌的服务;方便顾客选择和购买;快速向游客提供*信息并促进沟通。
通过实施多角度的对策,旅游景区产品的营销工作将焕然一新,带来更大的综合效益。这将为当地居民和游客提供最优化的价值,为投资者创造合理的回报,实现部门的经济发展目标。在此过程中,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旅游景区的长远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景区淡季市场营销具有双重目的:一是在冷清的销售期增加产品购买者,二是为下一个销售旺季储备潜在消费者。尽管在一些人看来,在淡季投入人力物力进行景区营销似乎不划算,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完善,反季节营销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消费者心理的成熟,旅游活动的季节性特征逐渐减弱,旅游景区市场营销的概念越来越明确,景区的淡季市场营销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它将成为景区销售的重要增长点,直接影响下一个旺季产品的销售,对开发景区潜在消费者市场具有积极作用。
景区淡季市场营销指的是在缺乏消费动力的时间段,为了充分实现景区价值,调整消费者的季节性偏好,增加景区产品的销售或为下一个销售旺季储备更大的消费市场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旅游景区要进行淡季市场营销的原因在于消费者旅游心理的成熟以及旅游活动季节性的减弱。成熟的消费者愿意避开旅游高峰期出游,他们追寻旅游的真正内涵,把旅游看作是一种放松心情的自然活动。
淡季营销有利于景区的营销效果。常规的旅游景区通常选择在旺季进行大型宣传营销,而在淡季采取紧缩策略。消费者面对众多的宣传营销可能会产生犹豫心理,不利于消费决策。对于那些没有资源和区位优势的景区,旺季营销容易受到强势景区的影响而效果甚微。选择在淡季营销可以避开竞争,产生良好的效果。各大旅游景区进入淡季后各方面工作减少,使得景区有更多的人力和物力进行营销策划。
景区的淡季市场营销应根据消费者淡季需求的特点以及旅游景区自身的淡季特征进行分析。在淡季,消费心理更加理性化。随着旅游业和人们旅游心理的成熟,一些游客开始将气候视为次要因素,而是更考虑出游的自由度、舒适度和优惠度。景区应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实施价格优惠、环境宽裕和项目更新的原则。具体的价格优惠方式如半价门票、增值门票、淡旺季套票和捆绑套票等。同时根据景区淡季特点强化和优化景区产品和项目打造景区的吸引力和卖点并创新营销策略在原有魅力基础上结合特定的旅游市场如老年人市场会议旅游市场等进行精准营销提升景区营销成果以适应日益变化的旅游景区营销环境为景区的长久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面对这一发展趋势要想走好景区发展的必由之路打造更强大的旅游吸引核提炼出更多样化的盈利模式需要具备两个重要因素即人才和创新这才是景区发展的关键所在不是投入的资金多少而是看项目是否能盈利一些看似简单的项目却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这需要景区发展保持大格局的心态不断创新的理念和“无中生有”的智慧”。
转载:http://www.nlypx.com/zixun_detail/239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