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是实现目标的路径或方法,战略管理则是从目标设定到战略实施直至目标实现的全过程。那么在此过程中,企业该如何操作呢?
企业每年会召开战略会议,回顾使命、愿景和目标,如同为航船核定方向,避免航线偏离*目标。目标是方向的具体化,其作用如下:
1. 有目标才有方向和信心,才能抵制诱惑,追求长远发展,不随波逐流。
2. 目标可汇聚有相同志向的人成一股力量,激发士气。
3. 目标决定战略选择。企业在战略选择上的犹豫,往往是因为对目标不明确。例如,麦当劳的目标明确,即为上班族提供快餐,因此选择了其特定的经营模式。
企业的方向和目标统率一切计划和活动。企业的资源有限,方向决定资源的配置效率。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曾表示,目标是一切工作的起点和归宿。
企业的目标分为战略性目标和经营性目标。前者是企业工作的起点和归宿,后者是日常管理的指挥棒。确定目标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目标需崇高,能产生激励作用。
2. 设定目标时,应先确定愿景,再调配资源。
3. 目标既要有挑战性又要有实现的可能。
确定目标是企业最高管理层的第一要务,领导行为的正当性取决于目标的正确与否及被认同感。企业的目标要通过宣传解释,变为大家的共同目标,才能集中力量。如果人们感到自己是一个伟大目标的一部分,他们会心甘情愿贡献智慧和能力。
为实现企业目标,企业在不同层面、不同职能部门都有各自的战略。企业战略体现在定位、细分、焦点、优势等方面。而职能部门的战略则指各职能部门的计划。
在战略管理中,一是决策,即选择什么战略。决策的根据是对内外环境的了解。二是执行,这是战略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执行过程中要保证执行力度,将战略细化,制定具体、可操作的行动计划。
有时我们可能过分夸大战略的意义。通用电气前总裁杰克·威尔奇表示,在真实生活中,战略是非常直截了当的,选好方向然后全力以赴。他建议经理人不要将大量精力花在战略上,而应花在方向上。
二、如果你是企业老板,如何进行战略管理
每一个公司都面临“回顾过去、立足现在、展望未来”的思考,而战略正是公司对自身长期发展的全面深入思考。那么,如何进行战略管理呢?
尽管我们可以在概念上对战略管理和日常经营管理进行划分,但在实际管理活动中,两者的界限往往模糊不清。实际上,战略管理与日常经营管理并非完全独立,而是相互交织。
战略管理应被视为一种管理思想,强调的是战略意识或战略性思维的运用,而不仅仅局限于战略规划。
并非所有成功的公司都必然进行战略管理。某些公司虽然没有明确或书面的战略,但如果管理者极具思考能力和对内外环境的敏感度,他们实际上是有战略的。
战略管理是公司在激烈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为寻求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的整体性谋划。例如,国家电网公司在其战略管理会议上强调,应牢牢把握战略引领,坚持创新改革,使战略管理体系迈上新台阶。
具体来讲,战略管理就是在符合和保证实现公司使命的条件下,充分利用机会、创造新机会,确定经营范围、发展方向和竞争策略,优化配置公司资源,培育和保持核心竞争力。
关于战略的几个要点:
1. 战略是全局性、长远性的谋划,并非长期总体计划。
2. 战略是未来的方向框架,并非对未来行动的详细规定。
在进行战略管理时,企业老板需明确公司的使命、愿景和目标,并充分利用外部环境中的机会和创造新机会来制定符合公司发展的战略。在实施过程中,要强调战略意识和战略性思维的运用,确保资源配置的优化和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保持。一、战略在商战中的核心地位
11. 在竞争激烈且变化多端的市场环境中,战略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武器。它不仅仅是一套计划或策略,更是企业应对内外环境变化的指南。
12. 战略管理并不仅仅满足于眼前的解决之道,而是要从长远和全局的角度去认识管理问题。不能仅限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片断式思路,而应具备前瞻性和全局观。
13. 战略管理不仅需要明确的“方向感”,还要注重平衡感的维持。其内部构造类似于飞机的机身,提供了主导方向感的框架。平衡感则由内部的集团管控模式以及核心管理流程、外部的投资并购和产业整合等要素共同维护。
14. 许多公司在运营过程中会面临层出不穷的问题。旧的问题在解决的新的问题会不断涌现。这往往是因为公司未能运用战略性思维来管理。
15. 战略管理的中心问题可概括为“做什么、如何做、由谁做”。这涉及企业的经营方向抉择、运作方式选择和行为主体确定等关键问题。战略规划的目的是解决这些根本性问题,确保企业的高效运作和正确方向。
二、战略管理的实施过程
(一)战略管理的定义与要素
战略管理主要是指战略制定和实施的过程。它包含四个关键要素:战略分析、战略选择、战略实施以及战略评价和调整。
1. 战略分析的目的是评估影响企业当前和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为战略选择提供依据。它包括确定企业使命和目标、外部环境分析以及内部条件分析等。
2. 战略选择阶段需要制定多种战略方案,并评估其可行性。选择的标准包括发挥企业优势、克服劣势、利用机会并降低威胁。还需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反应和期望。
3. 战略实施是将战略转化为行动的过程。它涉及资源的分配和使用、外部资源的获取、组织结构的调整以及企业文化的适应等问题。
4. 战略评价则是通过评价企业经营业绩来审视战略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如果需要,应根据企业情况的发展变化对战略进行调整。
(二)战略管理过程的三阶段
战略管理过程包括战略制定、战术运用(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价三个阶段。
1. 战略制定阶段要确定企业任务,分析内外环境,建立长期目标,制定并选择特定实施战略。
2. 战术运用(战略实施)阶段要求公司树立目标、制定政策、激励员工和配置资源等,使制定的战略得以贯彻执行。
3. 战略评价阶段则是对已实施的战略进行重新审视和调整,确保其科学性和有效性。
三、成功实施战略管理的要点
企业战略管理的实践表明,一个良好的战略只是成功的前提,有效的企业战略实施才是目标顺利实现的保证。在实施过程中,应克服原有战略的不足,不断完善和优化战略选择,确保其能有效地指导企业经营管理活动。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激励员工以自豪感和热情为实现已明确的目标而努力工作。及时进行战略评价和调整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战略管理是企业持续发展和保持竞争力的关键所在。通过科学地制定和实施战略,企业可以更好地应对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和挑战,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
转载:http://www.nlypx.com/zixun_detail/300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