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典管理书籍概览
1. 一般管理与领导艺术
《经理的职能》(1938年)巴纳德
《动态的行政管理》(1941年)帕克·福列特
《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1949年)法约尔
《管理的实践》(1954年)*
《管理工作的实质》(1973年)明茨伯格
《管理》(1985年)杰林和莫斯考
2. 管理方法与质量管理
《论机器和制造业的经济》(1832年)巴比奇
《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泰勒(泰罗)
《专业管理》(1973年)路易斯·埃兰
《质量是免费的》(1979年)克罗斯比
《质量的计划》(1988年)朱兰
3. 营销与组织管理
《营销中的改革创新》(1962年)列维特
《商业管理与战略》(经典丛书中的不同著作)涵盖如组织结构、变革和策略等方面
4. 社会与人的管理理论
《进步中的工业》(1931年)穆尼和雷利
《组织的社会与经济理论》(1947年)韦伯
《个性与组织》(1957年)阿基里斯
《帕金森定律》(1958年)帕金森等。
二、其他领域概览
(一)领导艺术与激励
领导艺术:《君王论》(古)(马基雅维里)与现代如《领导》(彭斯著)。
激励方法:《激励因素》(赫茨伯格)。
(二)环境与变革
面对环境变化:《国富论》(斯密)与《大趋势》(奈斯比特)。
应对变革:《革新的管理》中探讨了如何适应变化的时代。
(三)关于成长的三阶段理论
关于人生发展的三个阶段理论:先是如骆驼般忍受磨砺,培养坚韧;再如狮子般勇猛无畏,敢于挑战;最终回归婴儿般的好奇与探索。此理论也被日本思想家梅原猛在其生命哲学中阐述。
(四)名人名言解读
池田大作,日本佛教思想家,曾强调:“中国对于日本是文化大恩国”。并认为“墨子的爱比孔子的爱更为现代人所需要”。他也是日本创价学会的领袖,倡导国际间的佛教活动。同时提及三岛由纪夫的观念,对老年与青年的看法,为人生哲理的补充。
三、结语
三岛由纪夫,日本战后文学界杰出的文学家,其代表作如《金阁寺》和《潮骚》等作品广受赞誉。在他的观念中,老年总是难以愈合的伤痛,而青年则永远充满活力。他认为人生逐渐衰败,终究是一场失败的坠落。
接下来,让我们听听川端康成的名言。这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日本近代*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他认为,美一旦在世界中显现就不会消失,历史的痕迹虽然无形,却留下了艺术的美。看到四季时节的美,人们会感受到幸福,并想念知心朋友,希望与他们共同分享这份快乐。
手冢治虫是一位*的漫画家,他坚信,相信别人固然重要,但更要一百倍地相信自己。
日本*小说家安部公房的作品深受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被誉为“日本的卡夫卡”。他曾经说过,生活中的某些时刻,如同沙粒从手指间滑落,不留任何感触,仿佛有一滴水珠落下,打湿了悬空的手指,那是自己的泪。
宫崎骏是一位*的动画导演,他在谈到“龙猫”这部动画时表示,关于角色的设计并非一开始就有一个具体的形象,而是先有一种身边的感觉。这种感觉不只是害怕,还包括紧张、心跳、诡异、瞬间的愉悦和兴奋期待等反应。孩子们对于不可思议的事情有着独特的喜爱,不仅仅是花草和彩虹,玻璃瓶和一块积木同样是他们世界的一部分。
井上厦是一位日本戏剧家,他提倡让困难的事情变得简单,让简单的事情有深度,让有深度的事情变得有趣!
冈本太郎是日本*的艺术家,他在大阪世博会上的太阳塔设计成为了一大亮点。“艺术就是爆炸”是他的一个*观点。
织田信长是一位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人物,他认为人生五十年,与天地相比,直如梦与幻。他留下的名言表示人生是短暂的,要珍惜此生并接受其不灭之理。
小津安二郎和黑泽明都是一代明星导演。小津安二郎曾说:“我不如黑泽明,没有他的音高那么高。”他们都在电影领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德川家康的家训也充满了智慧和哲理。他的家训强调了忍耐、思考、心态等重要的人生课题。其中,“堪忍是长久无事的基础”这一观点体现了对坚韧不拔精神的重视。怒敌的思想则提醒我们要冷静面对冲突和困难。
自古以来,有关人生智慧的箴言不胜枚举。正如那句古老的话语所述:“人生有如负重致远,不可急躁。”此乃经验之谈,揭示了生活的真实面貌。又如同另一位智者所言:“视不自由为常事,则不觉不足。”这种心态的转变,让人在困境中找寻到平衡与宁静。
当心生欲望时,我们应回顾贫困之时,铭记那些艰难岁月中的坚韧不拔。如此,便能理解“心怀宽容,则能无事长久”的深义。同样,对待愤怒也应如同对待敌人一般警惕,懂得只知胜而不知败,必害其身。
在生活中,我们更应学会责己胜于责人,明白“不及胜于过之”的哲理。曾经,松下幸之助的故事深深触动了我。当他发现出货的产品中有零件不合格时,原以为客户会严厉警告甚至谴责。当我看到公司里每个人都全身心投入工作的场景时,客户不仅没有发火,反而更加信任我们。这个故事让我深刻体会到,每天诚实、热心、认真、努力的工作态度是多么强大的力量。它不仅影响着他人的心,更是提升工作成果的原动力。
松下幸之助被誉为“经营之神”,他所创立的管理制度如“事业部”、“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等被众多日本企业采纳。这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商业智慧,更因为他的敏锐洞察到工作态度的重要性。
村上春树在《舞!舞!舞!》中提到:“我一直以为人是慢慢变老的,其实不是,人是一瞬间变老的。”这句话让我深感人生的无常与时间的无情。与此宫本武藏的话也回响在耳边:“谁能阻止少年武士赴死,他们听不到,斗士的剑一挥出,必会听到战败者的哀嚎。”生活的真谛往往就在这些瞬间的体悟中。
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专家们如王博、李家强、林泽炎等,他们不仅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更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他们的管理格言如“员工不是听管理者怎麽说,而是看管理者怎麽做”,“做事先做人,管事先管人”,揭示了管理的真谛。他们不仅在国内外*企业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更在服务过的企业中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他们的经验和智慧对于企业在变革时期的人力资源管理、员工招聘与任用管理等方面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张锡民的卓越历程
张锡民先生,以其深厚的专业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曾为众多知名企业与机构提供了全方位的人力资源服务。他曾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等大型企业主持过人才招聘、培训、组织机构设计等工作。不仅如此,他还被大长江集团、中国船级社、TCL集团、联想集团等多家单位聘为研究员、高级顾问。
张先生是南京理工大学的企管硕士,他拥有多年的企业管理经验,历任生产质量部经理、人力资源部经理、企管部经理等多个重要职务。他还兼任南京理工大学MBA培养的客座教授,以及北方交通大学企业管理咨询协会的客座教授。他还被聘为香港光华管理学院的高级培训师,并出任国家通用管理能力认证考试的主任讲师。
服务企业的广泛覆盖
张锡民先生的服务范围遍布各个行业。他曾服务于联想集团、中文之星、连邦软件等知名企业,也为江苏红星美凯龙集团、新奥特集团等提供了专业的支持。无论是在信息技术、制造业还是其他领域,他都以其卓越的专业能力和丰富的经验,为企业提供了*的人力资源服务。
李毅的专业之路
李毅先生是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MBA,主攻人力资源。他还拥有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劳动经济专业硕士学位,是双硕士背景的专家。他在香港大学接受过职业经理人的培训,并在台湾卡耐基、斯坦博期等地接受过股权培训。他曾担任北大纵横集团的人力资源总监,以及亿镁科技等公司的综合管理部总监。他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使他成为人力资源领域的佼佼者。
罗赢的职业成就
罗赢先生毕业于北京大学,现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管理领域的自由职业者。他拥有丰富的职业经历,曾在宝洁公司工作8年,从管理培训生逐步晋升为北京地区的人力资源经理。在宝洁的工作经历使他成为一名优秀的职业经理。后来,他成为*优利系统(中国)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是当时在华跨国公司中少有的本土化人力资源总监。他不仅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还不断开发出面向本土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应用理论和应用技术,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5层平台理论等。他的课程以经典的管理实战经验、精辟深刻的管理内涵和形象生动的互动演绎而受到广泛好评。
转载:http://www.nlypx.com/zixun_detail/176162.html